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学院在PM2.5引发心肺损伤机制取得重要进展

  • 王洁婷
  • 日期:2018-05-11
  • 2527

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大气污染进入较为严重阶段,京津冀等地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其健康危害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关注。大气细颗粒物PM2.5具有粒径小、传输距离远、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容易在呼吸道及肺泡中沉降,甚至穿过气血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等特点,对人类健康影响最为严重。虽然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实,PM2.5能够引发心肺损伤,但其中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2018510日,生命学院丁文军和陆忠兵课题组合作,在氧化应激和自由基领域的权威杂志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上在线发表了一篇题名“AMPKα2 deficiency exacerbates long-term PM2.5 exposure-induced lung injury and cardiac dysfunc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PM2.5引发心肺损伤中的作用和分子机理。

该研究首先将野生型和AMPKα2敲除小鼠放置于位于国科大中关村校区的PM2.5暴露仓中,在6个月(20164-10月)后发现,大气PM2.5暴露在野生型小鼠中引起轻微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心脏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而在AMPKα2敲除小鼠中,PM2.5暴露引起了较为严重的肺部炎症、纤维化、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并出现了心脏功能失常的现象。在气管滴注PM2.5的急性暴露模型中也发现,缺失AMPKα2可以加剧PM2.5引起的肺脏炎症和氧化应激。进一步通过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手段发现,AMPKα2的缺失或活性下降,可以增强PM2.5诱导的NFκB的活化,并选择性地下调线粒体抗氧化酶Prdx5的表达,造成心肺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导致细胞死亡。这些研究结果表明,AMPK可能是防治大气污染引发的心肺损伤的重要靶点。

生命学院博士研究生王红云同学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BR计划、科教融合等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如下: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91584918308256

AMPKα2敲除加剧大气PM2.5引起的心肺损伤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