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在雁栖湖一年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同学们即将回到研究所各自奔赴前程。为了让同学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回所之后能顺利开始新的学习和工作,2017年7月4日13:30—15:00,生命科学学院506党支部于教二318教室召开了座谈会。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王艳芬老师莅临本次会议并为大家带来了“从人才成长角度谈研究生培养”的精彩演讲,这也是王艳芬老师第二次应邀和506支部的同学们进行交流。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秘书王洁婷老师、506支部及来自其他学院、其他支部的党员和同学们。
会议于13:30准时开始,支书王天鹏同志首先带大家回顾了2016年11月11日王艳芬老师为大家带来的“理想信念与成长成才”的演讲内容,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同学们深受影响,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并收获了许多。伴随着大家热烈的掌声,王艳芬老师走上讲台,对大家进行了亲切的问候,然后结合她在国科大20年来从事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经验,从党员的自我认识和研究生培养两个方面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演讲,这也是本次会议的精髓。
在建党96周年之际,王老师作为一位老党员,以自己的经历谈了谈她对党员的认识以及党员身份对人生带来的影响。王老师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对自己的身份应该有个自我认识。从政治高度来讲,我们应该时刻有着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目标;从个人角度来讲,党员的身份会使得我们在任何场合都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时刻准备挺身而出,站在前面的人。
王艳芬校长精彩演讲
王老师结合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成长历程和历史责任,为我们讲述了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有着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结合的培养机制,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鼓励跨学科、跨机构研究生的协同培养,支出研究生参加形式多样的高水平学术交流。王老师长期从事生物地球化学、全球变化与草地生态系统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她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硕士、博士的培养过程为案例告诉我们,应该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工作、思考,提出科学问题,并拥有批判思维的能力。她尤其强调了“创新性”的重要性,对即将进行选题的我们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广泛阅读文献,高瞻远瞩,选出具有前瞻性的课题。然后培养自己的系统与发散思维的逻辑能力,敢于动手的实践能力,以及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就应该打破砂锅问到底,坚持做最前沿,最有标识度的科学研究。
王艳芬校长与大家亲切交流
王老师的演讲结束后,同学们抓紧这次珍贵的机会,踊跃发言。来自生命学院509支部的王亚凯同志针对选题创新性向王老师提问,作为刚要踏入实验室的我们来说,如何发现所在领域的前沿性问题。王老师幽默地回答道:“最快的方法,给你的导师写一封信,你说我快放假了,我觉得自己暑假还比较轻松,能不能请您给我推荐十篇英文文献,作为我回所前的精神食粮,你导师一定会愿意的。”引起了一片笑声。此外,王老师还提供了如何筛选文献,如何有效阅读文献的方法。来自中国环境科学院的胡涛同学对自己即将展开研究的新兴领域有些迷茫,王老师将已有研究成果比做一栋大楼,一昧墨守成规的研究只不过是在修补和装饰,而最新的前沿领域完全可以创造出自己的流派,并且攻击你、否定你的人越多,就越有研究价值。王老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出总结,不管你以后会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现在一定要严格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自己。王老师寄语,从事科学研究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平坦大道,很可能遇到荆棘小路,阴云密布,我们是否能咬牙坚持才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希望大家都能学业有成。
同学踊跃提问
会议在一片又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506支部为王艳芬老师献上了我们班刘方谱同学自己拍摄制作的国科大明信片,并附上词一首表达了全体同学对王老师的敬爱与感激。506支部在雁栖湖的学习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结束即是新的开始,希望所有同学回所后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梦想!
减字木兰花.赠王艳芬老师
长城脚下,荒郊学园以为家。
雁栖湖旁,丹心血沃绿野堂。
国科大院,天下桃李竞争艳。
不缀耘耕,誉满华夏扬清芬。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