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科学前沿讲座——肿瘤抑制因子Caliban

  • 图:耿倩倩 文:耿倩倩
  • 日期:2019-05-15
  • 2518

 

5月14日上午10:30,生命科学学院科学前沿讲座之“Maintence of genome integrity and stem cells homeostasis:roles of tumor suppressor Caliban”于教二-107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大连医科大学生物科学系主任秘晓林教授主讲,生命学院陆忠兵教授主持,王洁婷老师、马莉老师与来自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同参加。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场干货满满的讲座吧~


机体在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DNA的损伤,进而DNA的损伤应答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新思路即为通过诱导DNA损伤来治疗癌症。

Caliban(Clbn)基因是秘晓林教授早年在美国鉴定发现的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因子,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发现它是Prospero的相互作用蛋白,调节Prospero蛋白在神经细胞中明确的定位,调节和影响果蝇的胚胎发育和神经细胞的分化。肿瘤抑制因子Clbn通过促进p53及非p53依赖的细胞凋亡,调节S期细胞检验点,响应DNA损伤,抑制细胞癌化。老师带来前沿的研究方向与内容,现场同学聚精会神,受益匪浅。

 

秘晓林老师在讲座中介绍的研究内容:

l  Prospero对神经元和Gila的分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l  Prospero在同源域中具有两个结构域,通过不同的机制输出融合蛋白。

l  Prospero的亚细胞定位受Clbn的调控。

l  Clbn在人肺癌细胞中具有抑癌作用。

l  果蝇Clbn的丢失对辐射高敏感。

l  p53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细胞凋亡都需要Clbn。

l  Clbn过表达诱导细胞凋亡,阻断了G1-S转换和DNA复制,降低了cyc E和E2f1的表达。

l  E2f1/DP与Clbn负相关。

l  果蝇Clbn的损失增加了ISC、EB和EE细胞的数量。

l  Clbn突变体中ISCs的增殖增加。

另外,老师还为同学们讲述了模式生物的选择。模式生物可以是单细胞的,比如说细菌和酵母;还可以是植物或昆虫、动物。做HCV、HIV实验时需要用到大型动物,例如小鼠、大鼠。秘老师实验室采取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果蝇为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学科的前进做出很重要的贡献。果蝇的特点有:生命周期很短,从胚胎发育到成体仅需要10天,遗传学操作具有的时间优势是大型动物比不了的。果蝇成体很小,一般在1-2mm,因此可达到百万级的培育。另外,果蝇18000多个基因有90%可以被找到,可进行基因敲除、转基因、点突变等,工具齐备。果蝇饲养条件也很便宜,通常利用酵母、玉米粉即可培育。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及陆老师就Caliban与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病人中Caliban抗体增多等问题与秘晓林老师展开讨论。

 

至此,本次生命科学学院科学前沿讲座圆满结束。参与的同学们都收获了前沿的知识,同学们与老师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