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饶毅教授讲述“化学连接组”——神经生物学科学前沿名家讲座

  • 王洁婷
  • 日期:2019-06-18
  • 2466

 

2019年6月11日上午10:30分,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理学部主任、生物学讲席教授、北大麦戈文研究所创始所长、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创始主任、北京脑科学中心创始主任饶毅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教二201给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化学连接组》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朗明林教授主持,并特别邀请到陆忠兵教授。


本次讲座在饶毅教授评析“20世纪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及DNA重组技术发明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来表达了当代青年学子应当有思想、勇担当、敢挑战、肯作为的话题中拉开序幕,深入浅出的开场为学生们今后的科研增添了信心。

饶毅教授首先以“脸盲”患者的机制,介绍了在研究方法上遗传分析与基因组分析相结合的优点,并指导学生在以后的学术研究中,首先应该明确该实验的设计是为了解决什么科学问题。

饶毅教授从神经生物学的历史介绍到“化学连接组“(chemoconnectome,简称CCT)的提出与实践。现代神经科学关键问题之一是神经系统如何连接、连接如何起功能作用、在不同状态(如学习记忆、或疾病)中连接组是否改变。此前已经有三类连接组:宏观连接组,主要以核磁共振为基础显示人脑的连接,有着分辨率较低的缺陷;微观连接组,主要以电子显微镜重构神经环路,有着无法操纵的缺陷;介观连接组,主要以注射的方式调节基因的表达,有着“因为未知,所以未知穷尽”的缺陷。

 

饶毅教授实验室通过修饰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相关基因,可以追踪所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从而在分子和细胞水平重构神经细胞的功能连接,确定其中参与的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化学连接组涵盖了全部已知的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神经肽及其受体,可以系统地研究神经信息传递、基因的功能及细胞的功能。

化学连接组是一个新概念,化学连接组学是一个新途径,应用于果蝇等相关工具是强有力的资源。 通过物理光学成像、化学、分子生物、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创造了新概念、新途径和新资源的典范。

 

饶毅教授在介绍化学连接组的同时,也讲述了逻辑学在实验中的应用,使同学们深受启发。饶毅教授实验室自2005年就开始了化学连接组学的研究,至今已有14个年头。这也让在场的学生感受到他为科学事业奉献的精神与披荆斩棘的魄力,更坚定了自己“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的信念。

讲座结束后,饶毅教授就学生提出的“5-羟色胺所参与的社会行为”,“化学连接组与其他学科交叉应用的前景”及“在中美关系大环境下,学生海外交流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最后,饶毅教授与到场的各位专家教授及部分同学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