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柴红芳《寻爱》国科大放映:记录平凡人生,启迪青年思考

  • 文/范婷婷 图/陈吉童、曾亚冠
  • 日期:2025-03-28
  • 44

       2025年3月21日晚,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功举办了柴红芳导演纪录片《寻爱》的观影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妇女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学工会女工委主办,生命科学学院承办,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共同见证了这部历时四年拍摄的纪录片,感受了城市化浪潮中普通人的情感与选择。

       活动伊始,主持人谷馨雅代表主办方向到场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及到场嘉宾。中国科学院大学妇女委员会主任刘红雨老师、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洁婷老师、团委书记及学生主管程舒凝老师等嘉宾来到现场。同时,纪录片《寻爱》的导演柴红芳老师也亲临现场,与师生们一同观影并互动交流。

       柴红芳导演是中国内地知名纪录片导演,现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新闻纪实》栏目纪录片导演。她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如《寻爱》荣获2015年金熊猫电视节社会类二等奖,并入围第39届香港电影节纪录片单元长片奖。柴导的作品始终聚焦普通人的生活,致力于通过镜头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看见中国的真实面貌。

       《寻爱》聚焦两对在深圳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故事,通过24岁的罗玲与赵举鹏、30岁的卢边芳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城市化进程中普通人的情感挣扎与选择。影片不仅描绘了爱情与亲情的交织,还深刻反映了城市与乡村、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柴导用四年的时间往返深圳的瓷器厂与陕西、河南、湖南乡村,记录下这些普通人的亲情、爱情故事,呈现了一幅真实而动人的社会画卷。

       观影结束后,柴红芳导演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她分享了影片拍摄背后的故事,并回答了同学们关于角色选择、城乡议题以及创作历程的提问。有同学问到为何选择瓷器厂作为拍摄场景之一,柴导表示,瓷器厂不仅是中国制造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希望通过这一场景,讲述中国制造背后的故事,展现普通工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努力与坚持。柴导还分享了与纪录片主人公建立信任的过程。她提到,为了真实记录他们的生活,她与主人公们同吃同住,甚至一起干活,逐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这种深入的参与让她能够捕捉到最真实的情感与细节,也让影片更加贴近生活、打动人心。此外,柴导鼓励现代年轻人勇敢去追求爱情,现代的婚恋观与过去已然不同,年轻人们在优渥的生活中无忧无虑,对婚恋问题不甚重视。她表示,人生需要在生命中、完整中、温暖中、困难中前行。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现实中有许多挑战,但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在生活的起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柴导的深情讲述让在场师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影片的内涵,也让大家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通人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活动最后,主持人谷馨雅总结道:“《寻爱》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青年的迷茫与坚韧。作为生命学院的学子,我们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同时,也应多一份对生活的体察,多一份对平凡人生的敬意。”随后,活动进入了抽奖环节,幸运的同学们获得了精美的礼品。

       活动在全体师生的大合影中圆满结束。本次观影活动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艺术体验,也让大家在科研之余,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平凡与真实。柴红芳导演的《寻爱》用镜头记录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通人故事,引发了在场师生对生活、梦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